雨水检查井模具 关键的生产步骤,有实际操作的指导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49 点击次数:77
一、设计阶段:精准规划奠定生产基础
1. 结构参数确定根据雨水检查井的实际应用场景(如管径、埋深、荷载要求),设计模具的直径、高度及壁厚。常见规格包括φ700mm~φ1500mm,壁厚需满足抗渗、抗压标准(≥C30混凝土强度)。同时,需预留支管接口、爬梯安装孔等结构要素。
2. 材料选型优化模具主体材料多选用Q235B钢板,厚度依据井体尺寸调整(内模3mm,外模5mm)。关键部位(如承口、加强筋)可采用耐磨性更强的45#钢,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受力结构,避免浇筑过程中的变形风险。
3. 模块化设计创新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(内模+外模+调节环),通过螺栓紧固系统实现快速组装与拆卸。引入快拆机构(如弹簧卡扣)可缩短30%的拆模时间,提升生产效率。
二、加工制造:精密工艺保障模具精度
1. 钢板预处理使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完成板材下料,公差控制在±1mm内。通过卷板机对弧形板材进行冷弯成型,确保曲率一致。焊接前需对焊缝区域进行喷砂除锈处理,增强焊接强度。
2. 焊接质量控制采用CO2气体保护焊,焊缝高度≥5mm,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,避免气孔、裂纹等缺陷。关键节点(如承口与井壁连接处)需进行加强焊接,并预留螺栓孔位(精度±0.5mm)。
3. 表面处理与检测模具成型后需进行抛丸处理,表面粗糙度达Ra12.5μm。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对内径、垂直度、圆度等指标进行校准,确保模具尺寸符合GB/T 50107-2010标准要求。
#检查井模具#
